大便稀糊状是好还是不好?
便便的形状和颜色,是很多人关注的问题。网上有各种“便便形状图”,用来判断自己是不是健康,是否有病;还有的人,特别关心自己的便便是黄色的,还是绿色的…… 那么,今天咱们就来说说“便便”的话题!
第一,先来说下正常便便的样子。 因为我们的食物经过口腔、食道、胃、小肠等器官的加工,最后形成粪便排出体外时,已经经历了消化系统的腐蚀与分解,所以便便本来的形状就已经是“软化”后的样子了——香蕉状或细长条状的便便,才是正常的样子哦~ 不过,由于食物刺激胃肠壁产生的症状不同,我们肉眼所看见的便便外观也是有区别的:吃辛辣食物后,可能会使大便呈浅黄色,且带有灼热感;而吃了油腻食物后,大便可能呈淡黄色,并附着在马桶壁上很难冲下去(因为油脂的性质决定了它可以长时间附着)....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第二,再来讲讲“异常便便”的情况。 如果连续好几天不见便便的影子或者每天只有1~2次便便,并且排出的大便是干硬的,那么就属于便秘了;反之,如果一天排便多次,粪质清稀,那就是拉肚子了。 当然,除了以上两种情况外,如果看到便便里有红色或黑色的条纹,也不要过于慌张,可能是上消化道或肠道内有出血的症状,但这种情况通常都需要去医院检查才能确定原因。
总之,观察便便的外形和颜色,可以帮助我们及时了解身体状态,发现一些潜在的消化系统疾病。 但大家也不必天天把便便的外形记挂在心上,因为它会随着饮食以及生活习惯而有所变化。只要没有明显的不适,就不必刻意改变当前的习惯来“养便”,否则反而会弄巧成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