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得了冠状会传染吗?
冠状病毒是犬类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根据致病性可分为两种类型: 犬冠状病毒和猫冠状病毒(FCoV)。由于这两个物种的冠状病毒之间存在较高的遗传相似度且都能感染人类,因此又分别被命名为犬肠道病毒(Canine enteric coronavirus, CECov)、猫肠道冠状病毒(Feline entericcoronavirus , FECoV) 。CECov和FECoV均可引起动物急性腹泻疾病以及严重的人类传染病——传染性胃肠炎(TGE) 和急性呼吸道综合征(FIPs)。
1.CECoronavirus 犬冠状病毒最早于1967年由Koprowski等报道。1974年,Winslow对CECoV进行分离鉴定并将其分为两个亚型:D型(D-coV)和S型毒株(SCoV)。2003年在香港爆发严重的犬腹泻疫情时, 从患病的犬中分得D型和S型冠状病毒株[8] ,此后又有不少关于我国犬冠状病毒流行情况的报道。据文献资料记载,国内已有超过53%的城市检测出SCoV,而D-CoV只占2%~4%,而且这些城市都是宠物饲养量大的地区;在北方某些地区还首次发现了混合感染的情况 [7, 9] ,这为该病在我国北方地区的流行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最近的一些研究发现,犬冠状病毒还存在其他新变异体,如NADL-like株、Canis lepophagus株、Canislupus fasciatus株及Canisfamiliaris株,其中以NADL-like株最为常见 [10, 11] ,这说明世界范围内的犬只群体中均存在不同类型的新冠病毒。
2.Fecovelirus 目前,国内外对于猫冠状病毒的研究相对较少,仅发现其有A、B两型。FECoV的血清型分布具有明显的地理差异, A型主要分布于亚洲国家,B型则广泛分布于美洲、欧洲等地区国家 [12] ,这与人类冠状病毒血清型的分布基本一致。目前还未证实猫肠道冠状病毒是否会感染人,但已有研究发现在人和猫冠状病毒的重叠基因区中存在高度保守区域, 说明这两种冠状病毒之间的进化关系十分接近可能具有共同的祖先,提示人可能是中间宿主或传播途径 [13~15] 。
一、病原学特征 CECoV和FECoV均属正粘病毒科冠状病毒属,呈球形,直径约为100~300 nm,有囊膜 , 外有一层蛋白鞘。颗粒内有两层核衣壳,内含一个单股RNA基因组,长约32kb。基因组分为5'非翻译区(UTR)、开放阅读框 (ORF)和3' UTR三部分。
二、流行病学特点
1.易感动物和传播方式
CECoV主要侵袭幼龄犬,也可感染成犬和部分幼犬的隐性感染状态;感染率因年龄而异,一般幼犬高于成年犬, 幼犬主要以隐性感染为主。而成年犬主要是通过隐性感染或显性感染获得,并成为带毒者,从而造成病毒的长期循环。 除犬以外,猫也是该病毒的自然宿主,并且可以发生垂直传播。研究表明,猫可通过粪便、唾液等多种途径将病毒传播给犬或人 [16] ; 该病毒感染可存在于宿主的唾液中长达数周之久 , 这也是该疾病经口传播的潜在风险因素。
三、临床症状
1.潜伏期:一般潜伏期为2~10d,平均3 d。
2.临床病理生理变化: 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但推测与病毒对胃肠道直接损害有关,同时还伴随免疫系统受到抑制而出现继发细菌感染的现象。
四、临床诊疗技术
1.实验室诊断
(1)病毒学检测 CECoV和FECoV都可用于病毒分离培养和抗原检测。由于CECoV可在细胞培养上迅速繁殖,易于检测到,所以在临床上较多采用鸡胚和细胞培养的方法进行检测。用鸡胚绒毛尿囊膜接种含有病毒的水溶液后,72 h后出现绒毛尿囊膜出血病变,此时就可以认为已感染了冠状病毒,然后从鸡胚尿囊液中提取核酸用以检测。细胞培养法可用于确诊CECoV和FECoV,但目前尚未建立适合大规模筛查的试剂盒,同时也不能区分CECoV和FECoV。免疫荧光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也常用来作为辅助方法用于细胞培养,但其敏感性较差,通常需要联合使用以提高阳性检出率。 此外一些分子生物学手段也被应用于冠状病毒的检测当中,包括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套式 PCR、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其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适用于大规模的筛查工作。尽管这些方法可用来检测和确定犬肠道冠状病毒是否感染宿主细胞,但由于不同毒株间的遗传差异较大,所以难以区分是何种病原体感染的,也无法推断出病毒的变异情况。
(2)抗体检测 目前还未发现针对CECoV和FECoV的特异性抗体,因而也没有商业化的抗血清产品可供检测。利用ELISA技术可对CECoV抗原和FECoV RNA进行检测,但需要制备特异的抗原或引物,操作起来较为繁琐,不适合大范围筛查。 2.预防
(1)疫苗接种 由于CECoV和FECoV没有有效的疫苗可用, 所以当前主要的预防措施还是以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为主要原则:加强饲养管理防止犬只接触患有病毒性肠炎的病犬;定期用消毒剂对活动场所进行消毒处理;及时治疗疑似患病犬;对患病动物进行严格隔离,待康复后才能放回大群。另外,也可考虑研制能引发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