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会不会传播肝吸虫病?
肝吸虫病也称华支睾吸虫病,是由于生吃含有肝吸虫囊蚴的生鱼或虾肉而感染的寄生虫病。该病主要流行于我国东北、山东及长江以南和港澳地区。人患此病后,可出现消化不良、营养障碍、贫血、肝肿大、黄疸、腹泻等症状,并可引起胆管炎、胆囊炎,严重者可引起肝硬化、腹水及肝功能衰竭,甚至可以癌变。
要预防肝吸虫病就要注意饮食卫生,不生吃含有肝吸虫囊蚴的生鱼或虾。从流行区买回的鱼虾应煮熟再吃,最好在70℃的热水中煮5分钟以上。在流行区工作的人员,要改掉喝酒时吃生鱼生虾的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接触过生鱼生虾的手不要接触食物。
猫不能直接传播肝吸虫病,如果肝吸虫通过猫传播人类,其必须通过中间寄主淡水鱼和第一中间寄主淡水螺。如猫吃了生鱼(内有肝吸虫童虫)后,该虫在猫的小肠内发育为具有感染性的虫体,随之随猫的粪便排出体外,污染水质后才可能感染人。在有中间寄主存在的前提下,如果人吃了生的或半生不熟含有肝吸虫的鱼虾就可能感染此病。因此为安全起见,建议生熟砧板分开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