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驱虫什么时候喂?
体内驱虫一般建议春季(4-5月)和秋季(9-10月)各做一次,冬季(12月)一次,夏季(6月)可以不用做 体外驱虫建议每月做一次 因为体外寄生虫能够叮咬的部位远超出我们眼睛所能看到的范围,所以每月一次是非常有必要的 如何发现寄生虫感染?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狗狗的粪便形状、颜色来大致判断,也可以通过显微镜来查看是否有虫体存在 对于幼犬(未接种完全的疫苗且不满3个月龄),如果家里饲养了其他宠物,应该将幼犬与猫狗分开繁殖;在接触动物后应彻底清洗双手以防虫体沾染 已感染的狗狗应立即进行驱虫治疗,同时应注意做好环境的消毒工作,以防止重复感染以及传染给人
如何正确使用药物? 市面上常见的内驱药为阿苯达唑类、吡喹酮类和甲硝唑等,外驱药主要为阿维菌素、杀蜱剂和除蚤剂等 给药方法: 驱虫药可以通过口服给予,也可以灌肠或者注射给狗服用,可根据药物的性质及虫体的部位选用不同的给药方式 服药注意事项: 在给狗狗用药之前,应当确定所服的药物是对症的,并且应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般情况下,驱虫药的毒性都较小,但是也不排除有个别的情况会造成较大的危害,因此在使用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① 在喂食驱虫药之前,应该仔细检查一下狗狗肚子上的毛发,看看是否有很多寄生虫,以便更好的对准药物进行喷射
② 按照剂量准确服用,切忌因为担心药效不足而擅自加大用量,这样容易引起不良反应 ③ 服药前后两小时内不宜让狗狗喝水或进食,否则会影响药物的吸收效果并增加胃肠负担
④ 如果狗狗因为误食而被细菌感染,应在医生指导下方可服用相应的杀菌药,但切记不要自行乱用抗菌素,以免起到反作用
⑤ 母犬在孕期也应按时按量服用驱虫药,以确保胎儿的健康发育 服用驱虫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当狗狗服用驱虫药之后出现过敏反应时,主要表现为皮肤搔痒、皮疹、面部肿胀,这时应该立即给予抗过敏药物对症治疗;如果出现胃肠道反应,则可以适当给予止吐止泻药物;如果精神状态较差并伴有高热症状,应及时送医,明确病因后再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