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猫哪里来的?
“猫”这个词在中国古代文献里的出现,要远远早于“狮子”这个词的出现。 《礼记·檀弓下》:“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进之;君赐生,必畜之。” 郑玄注引入“狮”字:“狮,师儿也,出西域,似鼠,五色可爱。” 汉应劭著《风俗通义》里也有“狮”的字眼:“师子,出西方,长毛,有黄色、青色、白色者,俗以五色定雄雌……得雄者则群居,得雌者则独步。” 但这里的“狮”显然是指西域的野猫,而不是现在的“狮子”。
现在意义上的“狮子”,汉朝人其实是认识的,称为“狻猊”(suān ní)。汉代画像石和墓志中,常有“狻猊”的形象,头上长而有独角,这显然是亚洲的狮而不是非洲的狮(非洲狮没有角)。 张衡《东京赋》:“狮子,狻猊。”李善注引晋灼语:“狻猊,狮子也。”
东汉蔡邕《东观汉记·章帝纪》:“令边郡匈奴、鲜卑奴婢自相买卖,50为人赎取。又诏书:‘南单于所献师子,其五伯工师,能为雕刻饰,为立官曹、署府,分条遣使。'”“师子”指的当然是亚洲的狮。
唐朝韩偓诗云:“斜偎宝兽焚香坐,轻摇银瓶灌水饮。”其中“宝兽”,就是“狻猊”,可见唐代人们已经将狻猊与狮子混为一谈了。 以上提到的这些动物,都有汉译拉丁名:
亚洲狮:Lion (Panthera leo ) 西域野猫:Felis silvestris corsac 家猫:Felis catus 猞猁:Lynx lynx 波斯豹:Panter pardus 狼獾:Gulo gulo 貉:Nyctereutes procyonoides 臭鼬:Mephitis mephitis 河狸:Castor canadensis 刺猬:Erinaceus europaeus 兔狲:Otocolobus manul 沙狐:Vulpes lagopus 雪貂:Cinnamomum bungoense 黄鼬:Meles meles 花貂:Trichinas tigr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