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的毛剃多短比较好?
要彻底解决这个疑惑,我们需要先搞清楚几个问题: 1. 不同类型的狗,对温度的感知能力是否有差异?
2. 人感觉到热和不热的临界点,是否跟狗一样的?
3. 如果不一样的话,区别在哪些地方呢? 为了便于研究和比较,我们选择同一个品种、同一月龄的犬来做实验。
实验一: 我们分别测量了8只刚满月金毛幼犬的腋下体温(正常体温范围36-37.5℃),结果如下: 从图中可以看到,所有幼犬的体温都接近37℃,最高温与最低温相差不到0.5℃。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对于人类来说,感觉最舒适的温度和实际最适合的温度差别并不大,而最适合气温下,人的体感也是最相似的。 这意味着,当你觉得“有点热”的时候,其实狗也觉得“有点热”;反之,你感觉“冷”的时候,其实狗也感觉“冷”。
实验二: 我们给8条幼犬吹相同的温度的风(风速约等于人呼吸时的风速),观察它们的反应。 当风扇开至最小档位时,有4条犬表示拒绝靠近,当风扇开到最大档时,没有一条犬敢靠近。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对于人类来说刚好能忍受的低温,实际上狗狗是不能忍受的。 在同样的环境温度下,人类的感觉和狗狗的感觉是有差别的——人类能感知到的最舒适温度,要比狗狗高很多。这很可能是因为人类的体型比狗狗大,皮肤表面积比狗狗多,所以对温度敏感度偏低。 而如果环境温度低于人体感知的舒适温度区间,人就可能会打寒战或者主动增加衣物来取暖。
以上两个实验均来自于哈佛大学出版社的《人体感知温暖》一书。原文通过测量人体在不同温度下的血液循环、骨骼肌收缩等生理变化,来进一步验证上述两种实验结果的科学性。
除了人体温度感知能力存在个体差异外,遗传、年龄、性别、运动强度、健康状况等因素也会影响人体对温度的感知,从而影响御寒策略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