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瘟共济失调是什么?
一、疾病名称 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CD)亦称犬传染性支气管炎,简称犬瘟,是犬科动物的一种具有高度接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临床上以高热、腹泻、呕吐和神经症状为主要表现。 二、流行特点 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冬春两季气候多变时期发病率较高;不同品种及不同性别犬的易感性无明显差异;年龄小于4个月幼犬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最高;免疫接种犬的发病率显著低于未免疫接种的犬。
本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患犬是主要传染源,康复犬可长期通过飞沫向外界排放含有病毒的气溶胶,污染周围环境,间接造成疾病的传播。另外,被病毒污染的食物也可传染病毒给健康犬。 三、病理机理 目前认为,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侵入机体后,最先引起上呼吸道黏膜炎症反应,接着出现支气管肺炎或胃肠炎病变,随着病毒的繁殖和扩散,各器官逐渐受损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四、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症状以及实验室检查等可进行初步诊断。 确诊需结合病原学检查,如病料中检出犬瘟热病毒核酸序列或病毒分离鉴定出犬瘟热病毒,即可确诊为犬瘟热。目前,用于检测犬瘟热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已广泛用于临床,操作方便,特异性好,敏感性高,且可定量,是诊断该病的常用方法。
五、治疗 在目前没有有效疫苗预防的情况下,及时采取对症治疗措施可显著降低病死率。 一般治疗措施包括:(1)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减少喂粮次数,适当补充电解质;(2)保证饮水充足,增加饮水量,必要时静脉输液,纠正水盐和电解质平衡紊乱。
药物治疗: (1)抗病毒用药:干扰素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能刺激宿主免疫系统产生抗病毒蛋白,抑制病毒增殖;另外还可以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促进受伤组织的修复。
①α-2b型干扰素50万单位/千克体重,加入10%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注射,每天1次;
②β-干扰素制剂300万单位/千克体重,肌内注射,每日1次。 以上药物连续使用7~10天。
(2)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选择对细菌敏感性较高的药物,如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等。 (3)止咳平喘药: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泰诺),每次1~2粒,每日3次口服;氯丙嗪注射液,按6.25~12.5毫克/千克体重剂量,肌肉注射,每日2次。
(4)镇静止痛药:水合氯醛灌肠剂或者苯巴比妥注射液,按0.5~1.0毫克/千克体重的剂量,皮下注射,每晚1次。
六、预防 注射高效价抗犬瘟热病毒抗体疫苗或卵黄抗体制剂,可以预防感染;做好环境卫生和消毒,定期驱虫,加强营养,增强犬体质,均可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