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犬要除虫吗?
需要驱虫,一般建议幼犬体内外驱虫每个月进行一次。 幼犬的肠道非常敏感,容易感染寄生虫。 蛔目是幼虫期在消化道内发育成较大的成虫所必需的阶段,此阶段的成虫无吸食功能,只能靠体表吸附于肠腔上皮细胞吸取营养,故不会对消化系统造成伤害;当幼虫发育至成熟阶段(成虫期)时,其体表分泌液中含有溶蛋白酶和消化液,可破坏胃肠道黏膜,造成腹泻或肠胃炎,此时幼犬可能会出现呕吐、消化不良的情况。
另外,蛔目的寄生虫具有喜光、爱钻的特性,当其进入胃肠道后,可能会钻入胆道或者消化道壁的皱褶里,并诱发急性炎症反应,此时临床表现可以从较轻微的胃肠道不适到较严重的恶心、呕吐、腹泻。 如果没有及时使用驱虫药进行驱杀,幼虫有可能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周围环境,传染给其它猫狗或人类,尤其对于狗狗比较“脏”的习惯如舔食粪便等,容易导致寄生虫再次复染而危害健康。
定期为宠物进行体内外驱虫非常重要,一般建议每月一次。 使用驱虫剂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用于体外驱虫的喷剂应该均匀喷洒在毛发上,并用手指轻柔地搓揉直至完全渗透,注意不要过量用药。
2. 用于驱除体内寄生虫的药物主要指阿苯达唑类杀虫药,这类药物毒性较低,安全性能好,对寄生虫的杀灭作用较强。但服用此类药物应严格遵照兽医指导,同时特别提醒:孕妇禁用该类药物。
3. 为确保药效,除注射和口服两种给药方式外,其他内外用制剂应在宠物吃完食物后2小时左右服用,这样能保证药物抵达胃肠后不会被快速代谢掉。 此外还需注意的是,无论是选择哪种类型的驱虫药剂,都应注意防止宠物舔食,以防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