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给幼犬驱虫?
为什么要给幼犬驱虫呢? 主要是为了防止寄生虫性传染病的发生,保证狗狗健康。 为什么要给猫咪驱虫呢? 因为体内外寄生虫会传播很多疾病出来。 你想想,一只身上有大量寄生虫的猫,皮肤因为寄生虫而瘙痒难受,它会不停抓挠、啃咬,从而把身上的寄生虫虫子吃到肚子里去,然后通过这些寄生虫传播一些病菌和病毒给主人! 而且你发现没有,很多时候猫咪感染了体外驱虫虫后,表现的症状就是喜欢啃咬自己的爪子,其实它是在给自己驱虫了!
1、蛔目——常见又可怕的胃肠道寄生虫,可寄生在消化道壁的皱褶里,并在这里发育成较大的成虫。由于蛔目的幼虫在消化道内四处游走,因此可以侵入胆道或者消化道壁的皱褶里去,进而引发胃肠道的不适症状(如呕吐、腹泻)或急性炎症反应(全身中毒症状,如厌食、虚弱无力、精神沉郁等);如果虫体钻到胆道的括约肌处,会引起胆汁分泌量增多(恶心、呕吐),而一旦钻到胰胆管道处,则可能引起胰腺的分泌量增加(拉肚子)。蛔目的成虫还具有钻破肠壁的本领,当出现消化道梗阻时,可引起出血性炎症。
2、绦目——主要危害肠道,但也可以伤害胆道。其成虫主要在胃肠道里活动,能以唾液腺所分泌的粘液粘附于胃肠的内壁上,并在其中发育成较大的成虫。 当动物因吃了含有绦虫的食物而感染此病后,较幼嫩的绦虫幼虫可在胃肠内蠕动,钻入胆道或者消化道壁的皱褶中,继而诱发胃肠道的急性炎症反应,此时临床表现可以从比较轻微的胃肠道不适到较为严重的恶心、呕吐,食欲下降乃至完全绝食,精神差,全身乏力以及体重减轻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若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则有可能出现胃肠道功能紊乱或消化液的分泌量减少,这时患者就会出现腹泻与腹痛的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发生水与电解质平衡失调,导致休克等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