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八哥怎么教?
我小时候的八哥是外婆从街上买回来的,大概刚学会说话,会说话但是不怎么灵光,会叫“爷爷”、“妈妈”和“爸爸”,以及“姐姐”“妹妹”之类的称呼。 外婆给他准备好一只箱子,里面铺上布,当作他的鸟窝。每天早上和晚上各喂一次食(把食物打成泥状),中间喂几次水,每天换两次水。
在它学习说话的时候,外婆拿着一个盛了清水的杯子,让我站在对面,把水杯不停地举高又放下,反复这样,模拟说话的动作;还拿出一根缝衣针,轻轻敲我的手指(不敲破皮的那种),“叮叮咚咚”地发出声音,做打电话的样子;用报纸卷成一个筒状,模仿电视里转播体育比赛时解说的声音;用手指捏住纸筒的一端,让声音从中传出……这些训练持续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在一个月后,我的八哥基本上学会了这几句话——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姐姐还有自己的名字“豆豆”。虽然他只能重复这些简单的词语,但是却可以组合成句。当我说出“爸爸”时,他会学着我叫“爸爸”;当我叫他“豆-豆”或“小-虫”时,他也会学着叫。只不过,他的发音不是很标准,会把“爸”发成“马”,把“妈”发成“妈”。但总之基本上的确是他自己在讲话了。
之后,我就把他放出来玩,他在屋子里飞了一圈,然后落在我手臂上,用尖利的嘴在我的手上狠狠地啄了一下,痛得我大叫,他则得意洋洋地在旁边看着。 后来,我又陆续养过几批八哥,有的是别人送的信鸽,有的则是我在路边捡到的,还有一些则是我从小养的雀鹰、雀儿,以及黄鹂等。
每次养新宠物的时候,我都会仔细研究它们的习性,然后在一定程度上效仿外婆当年教导我的豆哥的方法去教导它们。我所有的宠物我都非常喜爱并且跟它们都非常亲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