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鼠身上有鼠疫吗?
首先,要确定一下你说的“鼠疫”是不是指“鼠疫耶尔森菌”感染,因为这个病又叫“败血症型鼠疫”或“细胞毒素型鼠疫”。 目前研究的动物模型显示,这个病的潜伏期平均是3~5天(1~2周),在潜伏期内,鼠类动物可以排出带有病原体的分泌物及排泄物,通过鼻分泌物传染给其他同类的。但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还是体表伤口传播,当人和动物的身体出现伤口,而伤口恰巧被带病毒的鼠类动物舔过,或者老鼠的爪子、牙齿抓伤、咬伤,就有可能被感染。 总结上述理论可以看出,如果老鼠不直接接触人,而是间接接触人的话(比如被老鼠咬过的东西碰到人的伤口),是否感染就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老鼠是否携带有病原体;二是人的伤口是否已经被细菌等微生物定殖,即存在潜在感染风险。
如果伤口暴露在外,且处于干燥状态,一般情况不容易受到沾染。但是如果伤口处于湿润状态,如下雨天在外奔跑后回到家里,又来不及清洗,那就不排除被污染的可能性。另外需要强调的是,皮肤伤口被污染后,及时清洗伤口,用流动的清水冲洗,也能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但是,如果老鼠直接咬到人,或者是直接啃咬人体组织,这种情况就另当别论了。此时病毒直接进入体内,如果机体免疫力较弱,就可能发病。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被老鼠咬过的人都会发病。根据现有研究统计,大约只有三分之一的人会在被老鼠咬后发生感染,这就涉及到第三个影响因素——个体差异。也就是说,对于部分人群来说,即使遭受同样的病原体侵袭,由于机体反应性不同,结果也会有大小之分。
综合上面内容即可看出,避免被老鼠咬伤才是预防感染的关键!如果一定要与老鼠打交道,也要注意做好必要的预防措施,例如戴手套、给老鼠活动区域消毒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