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的疫苗有多少种?
目前,世界范围内有70多亿居民感染狂犬病病毒,每年有超过50000人被咬伤,并有20000人左右因此丧生;我国每年约有3万人死于该病[1]。 为了预防狂犬病的发生并尽可能降低病死率,人们给动物接种相关疫苗来提高其抵抗力。那么,什么是疫苗呢?疫苗是如何产生的?又有哪些类型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一、疫苗的起源 人类在探索如何预防狂犬病的过程中,最早于1884年在意大利发现了免疫动物可以预防狂犬病的现象。当时,一名医生发现他曾被狂犬病患者咬伤的宠物狗,经过连续多次注射血清后,竟然不会发病死亡,从而提出用疫苗接种的方法预防狂犬病。但早在200年以前,法国学者巴斯德就已经通过发酵方法使疫苗得到了一定的流行,不过当时被应用的是减毒活疫苗而非灭毒活疫苗。
二、疫苗的种类 目前,我们常用的疫苗分为两类,即灭毒或减弱活疫苗(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 1. 灭毒或减弱活疫苗 通常由病原菌经理化方法灭活或经过减毒处理后而制成,这类疫苗最大的优点是安全性好,但免疫原性稍差。常见的灭毒或者减弱活疫苗包括: (1) 冻干型狂犬病疫苗:将狂犬病病毒注射到容易繁殖的病毒种子培养液中,使其大量增殖后,收集病毒液,冷冻干燥成冻干粉剂,即为我们平时所熟悉的冻干型狂犬病疫苗。该疫苗适用于各年龄段人群接种,特别是免疫功能受损者。 (2) 液体疫苗:与冻干疫苗相比,液体疫苗易于运输和保存,使用方便,但价格稍贵。是将含有细胞因子及适当佐剂的疫苗溶液直接注入被免疫者体内,使机体产生免疫力。
三、疫苗的接种程序 不同的疫苗有不同的接种程序,一般需要接种3针,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隔2-3周注射第2针,第2针疫苗结束后半个月左右注射第3针。个别情况须注射4针,具体视疫苗种类而定。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何种接种程序,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接种,切勿擅自改变接种疫苗的时间。
四、疫苗的不良反应 绝大多数人接种疫苗后并无明显反应,少部分人会出现发热、头痛、疲劳等轻微不良反应,多在接种后数天内自行缓解。极个别人出现过敏反应,应及时就医处理。